您好!欢迎来到埇桥文明网 {{nowTime}}
  1.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
  2. 好人榜
  3. 用平凡累积的好人——记“宿州好人”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张贵

用平凡累积的好人——记“宿州好人”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张贵

编辑日期:2019-03-26 15:34:00  作者:埇桥区文明办 来源:埇桥区文明办  

常被媒体上的好人、身边的好人所感动,没想到身边的他竟然也是好人,是不显山不露水、不张扬不显赫的那种好人。

行为有点放荡不羁,思想不与世俗为伍,生活低调而不张扬,但这些并不影响他成为好人。他是默默努力的好人,他是用平凡积累的好人。他就是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教师——张贵!

张贵的好人情结是从他无偿献血开始的。

无偿献血,源于他大学时代的一次好奇。那是个星期天,他正和大学同学边走边高谈阔论,经过献血站的献血车时,他被吸引了。出于好奇,他想都没有想就冲上献血车,卷起袖管说:“我身体好,献400毫升!”从此,他和献血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就这样,他坚持了二十年,无偿献出了20000ml滚烫热血。这20000ml热血,相当四个成人的全身血液总量。为此,他受到国家卫健委、中国红十字总会、中央军委后勤部的表彰,并获颁发金、银、铜奖各两次。近几年,随着宿州市用血量的加大,只要血站需要,一个电话,他就会听从呼唤,无论在何时何地,他都会想方设法到血站,完成献血。献血,成就了他的爱心;献血,铸就了他的公益情结;献血,奠定了他的好人基础。从此,他走进了公益事业圈,成为一名光荣的红十字志愿者。作为志愿者,他不仅履行自己的义务,还经常利用星期天、节假日参加市、区红十字会、公益机构等组织的关爱老人、救助流浪人员、“三献”宣传、捐资助学等活动。他积极参与,既是宣传员,又是战斗员,志愿付出,不求回报。他不仅经常参加志愿活动,还暗地里捐资助学人。2013年元月起,他从孝敬老人、抚育子女、照顾病中妻子的微薄工资收入中,挤出一部分,去资助4名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的孩子。捐资助学,行善积德,他一坚持就是6年。6年,2200余天,他省吃俭用挤出10000多块钱,让面临辍学的孩子重新燃烧起理想,让困窘中的学子升起新的希望。从2017年1月始,他每月还定期给“壹基金”捐资,给困顿中急需帮助的学龄孩子,献上另一份爱心。



张贵老师的好人情结不是表面的,而是深层的,发自内心,始于灵魂的。当他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生命时,就豪不犹豫地加入了中华骨髓库,成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,时刻准备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。

张贵好人的积累绝不仅限于他的无偿献血和热心公益,更表现在他对本职工作忠于职守,对残疾儿童的大爱上。

他说:“既然从事这项特殊爱心工作,就必须有爱心,且尽心尽力,问心无愧。”张贵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刚接触特殊教育工作的时候,他还很年轻,帅气,时尚,整洁,但和那班弱智的残疾孩子联系起来,他的形象极不协调,但他没有嫌弃,没有皱眉,既像哥哥,又像个父亲,事无巨细地关怀着,无微不至体贴着。擦鼻涕,拉粑粑,换衣服,扣纽扣,他是孩子们生活上的保姆;学数数,识拼音,练手指,训口型,他是孩子们学习上的导师。有一回,小新宇在厕所拉粑粑时,弄得身上、裤子上到处都是。他看到后,没有犹豫,也没有回避,没有推却,而是帮小新宇揩洗了屁股,弄净身上的粪便,把小新宇收拾得干干净净带回教室。事后,有同事问他,“这么帅气的你,给孩子侍弄粪便,不嫌孩子脏吗?”他诙谐地说:“他们就像我的孩子,哪有爸爸嫌弃自己的孩子呢。”

当工作和家庭生活发生冲突时,他义无反顾地以工作为重,以工作为上。

2017年6月起,他又负责起了学校的办公室工作。“送教上门”是为居家不能到校学习的中、重度的残疾儿童上门送教,这项工作是志愿者行为,不仅工作任务重、任务苦,而且没有任何报酬,他却快乐地工作着。设计送教计划、方案,评估残疾儿童认知、心理,整理学生的档案,他不问休息日,总是始终如一地工作着。由于长时间这样,致使他的爱人闹情绪,说:“你就卖给学校,卖给志愿者吧,不要回家了。”他听了,淡然一笑,说:“下回绝不这样了!”爱人冲着他的鬼脸愠怒地说:“哪次是你的下回,总是过不了你的下次。”爱人尽管这样说,但是,仍一如既往支持他。他的公益行为中,有妻子的默许,他的捐助资金中,有妻子的首肯,他的献血行动中,有妻子的支持。张贵老师的好人成分里,也有他爱人的奉献。

做公益,他一马当先;做志愿者,他当仁不让;做教师,他忠于职守。从小事做起,从小善积累,集腋成裘。这就是好人的品格,这就是好人的风范,这就是张贵老师的人生追求。(蒲兆鹏)